CBA總決賽遼寧男籃打出了男人的血氣方剛
誰也想不到,在CBA總決賽中,一場22分的大敗之后,在第二場比賽第三節(jié)一度落后22分的情況下,遼寧隊憑借一場血氣方剛的大逆轉,生生把自己從死亡線上拽了回來。
13日晚,CBA總決賽第二場比賽如期開打,比賽正如人們所預料的那樣,廣東順風順水,遼寧被動挨打。九冠王朝著第十冠穩(wěn)步邁進,而曾獲得六次亞軍的遼寧似乎又要增添一個亞軍。
這場比賽的兩天之前,在總決賽的首場比賽里,遼寧三四節(jié)崩盤,鋒線被廣東予取予求,最終88:110慘敗。遼寧隊中鋒韓德君上場超過43分鐘,因為抽筋被隊友攙扶下場。
不論從人員配置還是球員心態(tài)來說,第二場比賽的慘敗似乎在情理之中。但若這樣就認輸,那就不是遼寧男籃。
總決賽第二場比賽第三節(jié),他們最多落后22分,但也是在這一節(jié),他們吹起了反攻的號角。一個個不講理的三分,一次次決絕的突破,打了廣東一個措手不及。
最終,經過一番拉扯,遼寧115:113取勝,把總決賽的大比分扳成了1比1平,為自己爭奪到了下一場比賽和廣東決一死戰(zhàn)的機會。
遼寧因為傷病和板凳厚度不足而帶有缺陷的陣容,在這一場比賽里卻像一臺沒有后路的機器,展示出了人擋殺人佛擋殺佛的血性氣勢。勝利屬于每個人,但不得不提到的,是郭艾倫。
在上一場比賽,他僅僅出場不到30分鐘,得到14分。許多時間里,他眼巴巴地坐在場下,看著廣東隊一點點拉開比分,帶走勝利。比賽之后,遼寧隊的教練組被球迷罵上了微博熱搜。而“將帥不和”成了很多人的猜測。
本賽季的遼籃,可謂風雨飄搖。在男籃世界杯后,郭艾倫的狀態(tài)一直未能調整到最好,又被肺部問題困擾缺席了不少比賽。
而遼寧花大價錢簽下的外援史蒂芬森和球隊的磨合堪稱“痛苦”,種種因素疊加在一起,遼寧在賽季前半段狀態(tài)一直比較起伏。
而CBA因疫情停擺5個月之后,迎來了重啟。遼寧卻在這時,再次陷入低谷。新外援梅奧尚待融入,國內球員士氣低落,遼寧隊的表現(xiàn),氣得當時球隊主帥郭士強在暫停的時候怒摔戰(zhàn)術板。最終,郭士強黯然下課。
那一階段,遼寧隊的境況,凸顯出了球隊后備力量不足的缺點。人們開始逐個數起那些為其他球隊效力的遼寧人,其中王仕鵬、周鵬等名字頻頻出現(xiàn)。
遼寧的人才流失,成了討論千遍、人人知曉的話題。不管這些討論出于什么原因,似乎都在印證著遼寧籃球走在一條“窮途末路”。
當然,這樣的唱衰,遼寧男籃應該并不陌生。他們是CBA中獲得聯(lián)賽亞軍最多的球隊,多年耕耘只有一個冠軍入賬。
亞軍到底是什么?有人說是最大的失敗者,有人說只差了一點所以同樣了不起?;蛟S,那就像是登山者明明與頂峰只差咫尺,卻一次次摔落谷底。人們看到的是他們差那一步的缺憾,而對他們一次次從谷底爬上來的毅力和勇氣,極少提及。
遼寧隊官方宣布的新任主帥是老隊長楊鳴,但他并沒有取得場邊指揮的資格證書,球隊目前的臨場指揮由外教馬丁內斯負責。新的主帥,新的氣象,那么球隊里的“舊人”呢?
郭艾倫一直是國內最優(yōu)秀的得分手之一,但對于他的比賽方式,外界一直存在質疑的聲音。尤其在遼寧男籃面臨困難,重新調整打法的時候,首當其中的十有八九就是郭艾倫。
但在季后賽開始之前,郭艾倫曾說過:“只要上場就會盡全力,我是郭艾倫,我要打我自己的籃球,不會改變。我之前成功過,堅持到現(xiàn)在,以后也不會改變。”
這場22分的大逆轉,大概就是對他堅持的饋贈。
在總決賽第一場最后垃圾時間,一次有意識的犯規(guī)后,郭艾倫似乎看向了球隊教練席的方向,但教練沒有把他換下去,讓他繼續(xù)留在了場上。這一幕曾經成為很多球迷憤怒的原因,認為這是一種對球隊核心的不尊重。
而在總決賽的第二場比賽里,郭艾倫投中不講理的三分后,他的眼神不再是無助地投向教練席。這是屬于他的比賽,他該望向的,是下一次快攻的路線或是三分的起跳點。
其實如果將這一場堪稱蕩氣回腸的比賽,放到整個遼寧隊和郭艾倫的職業(yè)生涯中,或許只能算一個小小的節(jié)點。郭艾倫還是要繼續(xù)適應球隊的變化,遼寧隊換帥之后還是要做出可能帶來陣痛的改變,而遼寧籃球流失的人才依然未可追。
可運動員,戰(zhàn)斗不息。這場比賽,也像是遼寧隊這個賽季、甚至整個球隊歷史的縮影,有那么幾次,會讓人覺得已經走入了絕境,但他們就是能自己走出來。遼寧男籃,是打不死的。
15日晚,將是這個總決賽的最終決戰(zhàn),遼寧隊會奪冠嗎?沒人知道。但看過這一場大逆轉的觀眾們都會相信,他們會將一切交給決戰(zhàn)終章。神奇之后,或許還會有下一個神奇。(王昊)